全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为您发布2024部队文职招考公告、职位表出了吗?速查!,同步军队人才网信息:2024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公告。更多关于2024军队文职考试,军队文职招考职位表,2024军队文职公告,全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公告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全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以及全国华图,值得信赖!
2024部队文职招考公告、职位表出了吗?速查!
2024年全国军队文职考试公告、职位表暂未发布,预计近期会发布军队文职招考公告,华图教育同步军队人才网更新2024年全国军队文职考试公告、职位表,方便广大考生查看,更多军队文职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华图教育网站。
2024全军面向社会招考文职人员公告还未发布,无论同学报考的是哪个岗位,学习的是何种专业,都绕不开公共科目的考察。公共科目分值100分,在笔试中与专业科目平分秋色。考情相对稳定,值得同学们早做准备;刷题效果显著,可让同学们冲刺提分。
图兔老师特意整理了公共科目的考情供大家参考。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为招考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文职人员的共同考试科目,测查范围包括基本知识和岗位能力两部分:
(一)基本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国防和军队。主要考察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国防和军队等知识。在2022年考试中,法律题量高达19题,其中国防法占比居高;政治题量有13道,时事政治内容占比相对稳定,有9题;国防和军队知识考察难度适中。
其中法律模块的考核范围广,知识点繁杂,涵盖法学理论、宪法、民法、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刑法以及国防法共七个科目。
建议同学们根据大纲分篇章逐一学习各科目:
法学理论:(1)熟悉大纲所有知识点,再着重理解与记忆:法的本体、法的概念、法律关系;(2)时间充足的话可参考司法考试法理学精讲部分课程(法的本体、法的运行、法与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学习。
宪法:阅读学习宪法的法条原文,结合讲义重点学习宪法概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我国的国家机构。
民法:(1)学习民法典,特别是新增热点部分,如人格权编、监护制度等,可以参考司法考试精讲部分课程进行学习;(2)根据讲义重点学习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人事争议的解决:(1)阅读学习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法条原文及相关司法解释;(2)根据讲义重点学习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知识产权法:(1)阅读学习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法条原文;(2)根据讲义重点学习著作权: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内容;专利权: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商标权:商标权的消灭;(3)时间充足的话可参考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精讲部分课程进行学习。
刑法:(1)重点学习刑法总则部分,特别是犯罪;(2)刑法分则罪名繁多,仅需要学习大纲要求的犯罪。
国防法:(1)阅读学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国防动员法、兵役法、反国家分裂法法条原文;(2)根据讲义重点学习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武装力量、国防教育。
岗位知识方面
2023的言语理解模块,诗词鉴赏的题量有所下降;常规阅读理解题(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等)则比重有所上升;此外,虽然没有怪题偏题,但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察越来越强。
数量关系模块的总题量和题型与往年维持不变,以基础运算为主,部分是模仿公职考试的真题改编而来,但难度更低。数字推理依然考察两道,多级数列、递推数列依然是备考重点。
判断推理模块仍以图形推理、逻辑推理、定义判断为主,兼以逻辑顺序的分析考察,更具有多样性,同学们应更多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熟悉题型,以应对各种变化。
资料分析模块一般出现在试卷的最后一部分,每年的考察重点不尽相同,依然维持4篇15道题目,资料2023年着重考了增长量相关问题(4道题目)。此外,直接读题或简单加减即可选出答案的题目有3道,其他重点放在增长率与比重问题。同学们还是需要各类考点都扎实掌握。近几年资料考试中每类考点都有涉及到,要做到有备无患。
好了,图兔老师要叮嘱大家的就是这些了,希望同学们都考出好成绩,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专题:https://ah.huatu.com/zt/jdwz/
以上是2024部队文职招考公告、职位表出了吗?速查!的全部内容,更多2024军队文职考试,军队文职招考职位表,2024军队文职公告资讯请继续查看:军队人才网、全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及全国华图。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数据泄露等新风险。法律人多主张积极立法、控制新风险。对于恶意利用技术的电信诈骗、网络色情、P2P 非法集资等黑灰产业,各国都在严厉打击,我国也在不断出台新的法律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通过立法控制新风险之前,立法机关也应重视法律干预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创新企业减轻制度负担,避免敏感型立法过度干预产业革命。
首先,信息技术的风险不能被夸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大降低了社会风险。一方面,新产业风险的危害性后果低于传统领域。例如,同样是财产犯罪,工业时代的主要方式是入户盗窃、街头抢劫,谋财常常害命。而网络时代的财产犯罪,主要是通过窃取个人数据实施网络诈骗,其危害往往限于经济损失。①另一方面,新技术产生风险的同时会消除传统风险,提升人类社会的安全性。例如,自动驾驶有风险,但与人工驾驶相比,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将让醉酒驾车、闯红灯、超速驾驶等交通事故的概率基本归零。同样,人工智能会带来机器杀人的风险,但同时也将大幅度降低人类在高危行业与高风险行动中的死亡率。
其次,对新产业,法律适度的不作为也是作为。②如果对新产业风险过于敏感,积极干预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数字经济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
法律不能跑在产业发展之前预设屏障,任何新产业都会带来新风险,法律在防范技术风险的同时不能过度干预产业发展,切不可产业未动,法律先行,例如在人工智能产业还在萌芽之时,法律人已经在讨论防范“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等危险。事实上,汽车、电脑都是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机器的某一项能力超越人并不可怕,人类的运算能力被电脑代替,但人类马上会开发出新能力——设计运算,与动物不同,人类有强大的进化与改变能力,在传统能力被机器超越后,人类就会不断开发出机器没有的新能力。认识到这一点后,立法者就不必担忧“防止AI控制人类”等伪命题,更不能超越产业发展的现状预设禁区从而阻碍技术发展。面对新领域,相关部门应当确立“技术没有原罪、创新没有边界”的理念,加快推进5G、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应用的速度,催生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法律应当制裁滥用原子弹的人。而不是禁止发明原子弹的技术。③
最后,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而非限制产业创新,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34.8%,大量立法的趋势不可改变。④但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旱期,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促发展、保创新。一方面,立法的目的是消除民间创新的禁区。2018年,美国特斯拉公司发射重型火箭并开展了探索火星的项目。作为民营企业,这会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站在国际竞争的高度,所有与高科技相关的产业都不应该有制度限制。立法应当实现公私企业同等享受政策优势和金融扶持,逐渐放开垄断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立法不能“正确但无用”。例如,2018年生效的欧盟GDPR,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强化企业责任,虽然起到了保护个人隐私的效果、实现了政治正确与道德正当,但严重限制了欧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世界前20大互联网公司无一是欧洲公司就是证明。
A.随着技术进步,犯罪手段更加丰富
B.工业时代犯罪的危险性更高
C.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风险不宜高估
D.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不可预知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作者比较工业时代与网络时代的犯罪特点出现在文章第二段,比较工业时代与网络时代的犯罪特点是属于举例论证的内容,其目的是证明第二段的主要观点。第二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句为首句,强调信息技术的风险不能被夸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