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公告|考试时间由三支一扶招聘网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天津三支一扶考试公告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年天津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公告|考试时间,天津三支一扶公告,三支一扶考试,天津三支一扶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天津三支一扶考试网!!
2023年天津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公告|考试时间
2023天津三支一扶招募公告已发布。华图教育将同步三支一扶招聘网更新2023年天津三支一扶招募公告相关信息,请广大考生多多关注!
2023天津三支一扶招募公告https://ah.huatu.com/zt/tjszyfksgg/
2023天津三支一扶招募职位表https://ah.huatu.com/zt/tjszyfzwb/
一、招募对象及招募条件
(一)招募对象
1.普通高校2022届天津市生源毕业生或天津市户籍毕业生,2023届天津市生源毕业生;
2.天津市普通高校2022届、2023届西藏生源少数民族毕业生;
3.普通高校2022届、2023届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的50个对口县生源高校毕业生及北京市、河北省生源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可报考支医岗位。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的50个对口县请参照《天津市2023年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政策问答》;
4.面向社会招收的住院医师如为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且为天津市生源或2023年5月15日前取得天津市户籍,并于2023年住培合格的,可报考支医岗位。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专业研究生同等对待。
注:生源地是指考取普通高校前的户籍所在地;天津市户籍是指于2023年5月15日前取得的天津市户籍;对国家统一招生的2017年及以后入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
(二)招募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2.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守宪法和法律,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3.热爱基层,志愿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服从组织安排。
4.年龄在28周岁以下(1994年5月15日后出生),或年龄31周岁以下(1991年5月15日后出生)复学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毕业生。
5.报考支教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应当于2023年8月31日上岗前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6.除教师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之外的其他证书、证明等文件应于2023年5月15日前取得或开具。
7.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取得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岗位可放宽至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取得普通高校专科学历,以具体岗位要求为准(2023年7月31日前须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技工院校毕业生,在符合专业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招募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招募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不得限定性别或限定性别优先条件(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
8.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9.符合招募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募脱贫户、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和已参加规范化培训医学专业毕业生。现役军人、在岗和离岗的“三支一扶”人员不能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违纪行为的人员等,不得报考。
以上是『天津三支一扶考试公告』2023年天津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公告|考试时间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天津三支一扶公告,三支一扶考试,天津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招聘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天津三支一扶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37 、建筑设计,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民主决策问题,规划设计要________专业人士的意见,________艺术创新。但是,城市公共建筑的设计规划,又是重要的公共事务,需要遵循民主决策、公开决策的原则,通过制度化的渠道,________公众尤其是当地民众的意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视????保障????征集
B.听取????保护????吸纳
C.采纳????支持????吸收
D.采用????维持????征求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民主决策问题”可知,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当地民众的意见都很重要,不能单独只取用一方的意见。A项“重视”指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看重;B项“听取”指听(意见、反映、汇报等)。二者均符合文意。C项“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D项“采用”指认为合适而使用。二者均体现单方面取用专业人士的意见,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根据“通过制度化的渠道,________公众尤其是当地民众的意见”可知,在建筑的设计规划中要听取民众的意见。A项“征集”指用公告或口头询问的方式收集;B项“吸纳”指接受;采纳。相较而言,“吸纳”更能体现出对公众意见的重视,是真正听取公众的意见,而非只是将意见收集过来,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保护艺术创新”搭配得当,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