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河南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网站_报名入口由河南事业单位考编网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河南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网站_报名入口,河南事业单位,河南省事业单位,报名入口快讯的内容,请关注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2023河南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网站_报名入口
2023年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报名时间是2023年4月12日9∶00至4月17日17∶00。为方便大家报名,届时华图教育同步河南事业单位考编网更新2023年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报名入口,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年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报名入口https://ah.huatu.com/zt/hnsydwbm/
2023年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hasydwksgg/
2023年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职位表https://ah.huatu.com/zt/hasydwzwb/
六、考试
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笔试
1. 笔试科目。本次统一招聘考试分为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三个类别。
综合类笔试科目包括《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教育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教育类专业知识》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卫生类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卫生类专业知识》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 时间安排。笔试时间为2023年5月20日(周六),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0∶30《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5∶30《公共基础知识》或《教育类专业知识》或《卫生类专业知识》
本次考试,在郑州市及各省辖市分别设置考点,报考省直系统的在郑州市设置考场,报考省辖市的在所报考的省辖市政府所在地设置考场。应聘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考试地点、考场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本人有效身份证。
3. 加分政策。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办﹝2012﹞36号)《关于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征集力度的意见》(豫政〔2016〕53号)文件规定,享受招聘笔试加分政策的大学生村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报名参加本次招聘,报考省、市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可在笔试总成绩上增加5分,报考县、乡镇各类事业单位的可在笔试总成绩上增加10分。大学生村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已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招录为公务员的,不再享受加分政策。符合加分政策的应聘人员于 5月28日至29日凭持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进行加分资格审核。逾期未参加加分资格审核的视为放弃加分。加分人员情况经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用人单位审核汇总,报考省直系统的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集中进行公示,报考各省辖市的报各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
加分提供材料,大学生村官提供材料:⑴本人任职所在的县(市)组织部门证明,证明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在××县××乡××村任××职务,任职期限为××××年××月至××××年××月。⑵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复印件。⑶本人符合报名条件的毕业证原件、复印件。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材料:⑴本人有效身份证。⑵本人入伍通知书。⑶本人退伍证。⑷本人符合报名条件的毕业证。
4.笔试总成绩计算:笔试总成绩=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公共基础知识成绩(或教育类专业知识成绩或卫生类专业知识成绩)×50%+政策加分。
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比例应不低于40%。笔试、面试成绩权重和需要专业加试的科目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在其《招聘公告》中予以明确。报考博士研究生及副高级以上职称高层次人才岗位的直接进入面试,不再参加笔试,面试成绩即为总成绩。
5. 成绩查询。笔试成绩及进入面试人选名单可登录原报考网站查询(省直系统登录河南省人事考试网,各省辖市登录各省辖市人事考试网)。进入面试人选根据《2023年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省直系统、省辖市)岗位信息表》(附件1、2)中确定的岗位招聘人数,以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1:3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比例内末位笔试总成绩并列的同时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有作弊、一科缺考或成绩为零分等情况的考生,不得进入面试。
以上是『河南事业单位招聘』2023河南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网站_报名入口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南事业单位,河南省事业单位,报名入口,河南事业单位考编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32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1)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_______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治教育_______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不同的人对同样成果会有不同评价,但在众多评价中,通常我们特别_______对该成果所起作用的评价。
(3)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_______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只有 才 关注 固然
B.只有 才 关心 纵然
C.只要 就 关心 纵然
D.只要 就 关注 固然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句。根据后文转折词“但”可知,横线处应填入引导让步关系的关联词。“纵然”表示让步关系,假设某个事实存在,常含有虚拟的意味。而文中“电子传媒的兴起”是确定发生的事实,搭配不当,故排除B项和C项。“固然”在让步句中,承认某个事实,在转折后提出另一个不一致,甚至相反的事实,用在此处搭配得当,因此保留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一句。因为培养公民法制观念需要长期进行,所以要求我们“从学生时代培养”,以期达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在别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只有……才”表示必备条件(必要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就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条件。回到文段,想要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方式还需要别的途径,“从学生时代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条件,应用“只有……才”。因此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句。“关注”与“评价”搭配得当,而“关心”通常搭配某个具体的人,或其所处的境遇。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