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徽华图

首页 > 湖南公务员考试 > 安徽华图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哪里报名-华图教育

未知 | 2023-01-13 08:42

收藏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为您发布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哪里报名,同步信息:2023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更多关于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国家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哪里报名

  2023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报名入口已开通!笔试时间为2023年3月11日,华图教育同步更新2023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广大考生多多关注!

点击进入》》》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公告|报名入口|报名时间汇总https://ah.huatu.com/zt/jszgbm/

  那么哪些人可以报名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四)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中“试点省份可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提高报考学历要求”的规定,在安徽省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学前教育专业中等师范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安徽省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在校生和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面试报考时提供证明)。

  (注:全日制专科和学前教育专业中等师范学历在校生毕业学年度才能报考;全日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在校生毕业学年度才能报考;全日制专科起点专升本在校生,在本科阶段第一学年度才能报考。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学历只有获得毕业证书后才能报考。)

  (六)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曾因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推荐》》》教师资格证系统网课

                          教师资格证图书教材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备考资料

  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9岁:九龄,为九岁,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也称外傅之年。

  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5岁: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所以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故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16岁:二八,为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20岁: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桃李年华是女子二十岁。

  24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而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不惑(不惑之年):

  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54岁: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77岁:喜寿,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米寿,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白寿,指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上寿,百岁;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岁: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以上是『国家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哪里报名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在哪里报名相关考试试题:

  

英国皇家证券交易所创建者托马斯?格雷欣在450多年前阐述了一种货币替代现象: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成色和重量足值的金属货币即良币将逐渐减少,而不足值的金属货币即劣币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这被称为“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这种现象在金属货币时代不断上演,是政府苦心防范的难题,亦可视为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还预示着纸币对金属货币的取代趋势。
?
纸币最初是金属货币的符号,规定其单位纸币的含金量。随着实体经济高速发展,贵金属的开采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加之金属货币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各国流通的纸币最终与贵金属彻底脱钩,独立承担起货币职能。这标志着维持经济运转数千年的金属货币及同贵金属挂钩的兑现纸币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各国乃至国际货币进入了现代信用(不兑现)纸币时代。纸币自身的成本与其代表的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纸币完全是靠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发行的。纸币购买力同发行量成反比,超量发行的纸币必然受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制裁。因此,在现代信用纸币条件下,“格雷欣法则”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从“劣币驱逐良币”变为“良币驱逐劣币”。
?
在现代信用纸币制度下,大凡能在国际上扩张进而成为国际货币的货币都是良币,有三大特征:一是币值的内外稳定性,即货币的保值和升值效应;二是广泛的国际流动性,即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广泛使用;三是具备国际储备功能,即能够保证国家经济和币值安全。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开始产生辐射效应,人民币金融版图开始向周边扩张,人民币正在成为国际区域货币。需要指出的是,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在现代信用纸币“良币驱逐劣币”规律的作用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以该国经济长期平稳增长,进而使其货币币值长期稳定为支撑的,否则,货币国际化就会是________。人民币若想成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极,成为国际区域货币乃至国际货币,必然始终保持良币状态,即保持币值稳定,维持汇率均衡,避免货币过度贬值和升值;既要防范货币贬值引发资本疯狂外流的货币危机,亦要防止货币高估对经济竞争力的损害。而防范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冲击的根本措施就是币值稳定,只有币值稳定,人民币才会具备国际流动性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
?
币值稳定是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维持的;广泛的国际流动性和国际储备功能是依靠货币信用、货币持有的规模和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维持的。做好内功,保持自己在全球诸多现代信用纸币中的良币本色,这应该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根基,也是人民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46 、根据本文,下列哪一现象符合“格雷欣”法则:
A.公元前3世纪,秦朝统一货币,行半两(二十四铢为一两)钱法
B.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史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C.汉初允许民间铸币,市面上不仅有比法定钱币重量更轻的钱币流通,甚至还有掺假的伪币流通
D.元朝是中国古代纸币最为兴盛的时期,大部分时期里,纸钞是唯一官方认可的货币,完全取代了铜钱在流通中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格雷欣法则”出现在第一段,根据“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成色和重量足值的金属货币即良币将逐渐减少,而不足值的金属货币即劣币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这被称为‘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可知,“格雷欣法则”指的是“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且必须符合“金属货币”这一属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说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的行为,不符合“格雷欣法则”。B项说的是唐高祖改革币制的行为,不符合“格雷欣法则”。C项说的是民间市面上出现轻于法定重量的货币甚至假币的现象,符合“格雷欣法则”。D项说的是元朝纸钞取代铜钱的现象,纸钞和铜钱无所谓“劣币”“良币”,且“纸币”不是金属货币,不符合“格雷欣法则”。
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