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徽华图

首页 > 湖南公务员考试 > 安徽华图

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查询

未知 | 2023-01-05 10:30

收藏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为您发布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查询,同步信息:2023公务员考试公告。更多关于河南公务员公告,河南省考职位表,河南省考公告,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的信息内容,请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网以及河南华图,值得信赖!

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查询

  202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发布!华图教育同步更新202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等考试资讯,考生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查看。更多河南公务员考试相关考试信息,请多多关注华图教育网站。

  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hagwy/ksgg/

  笔试

  1.内容。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笔试体现分类分级原则,对市级以上机关(单位)职位、县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试题,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还要进行公安专业科目笔试。公安专业科目满分为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公安专业科目成绩×30%。

  笔试范围参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和《2023年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2.时间地点。

  2月25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月25日下午14∶00—16∶30,申论;

  2月26日上午9∶00—11∶00,公安专业科目。

  报考者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参加考试。

  3.成绩查询。笔试结束后,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

  报考者可于3月24日后登录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河南人事考试网以及“豫事办”APP和“豫事办”支付宝小程序或相关省辖市考录专用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名次。

  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网络课程

  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图书资料

  以上是『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查询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南公务员公告,河南省考职位表,河南省考公告,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查询相关考试试题: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行、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的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从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徨、踟躇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56 、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步行须遵制合礼”的内容对应整个第一段。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道路之上……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符合原文,正确。B项对应“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符合原文,正确。C项对应“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符合原文,正确。D项对应“在官场之中……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文段仅是行走迟缓要受责罚,并未提到下级在上级办事需依礼,属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