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徽华图

首页 > 湖南公务员考试 > 安徽华图

2023中央遴选公务员准考证已开放打印!

未知 | 2023-01-03 09:08

收藏

  国家遴选公务员考试网为您发布 2023中央遴选公务员准考证已开放打印!,同步信息:2023遴选公务员准考证。更多关于选调公务员准考证,中央机关遴选,遴选和选调准考证,国家遴选公务员准考证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遴选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2023中央遴选公务员准考证已开放打印!

  2023年度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3年1月3日8:00至1月7日10:00,准考证打印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华图教育同步开通2023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方便广大考生打印准考证。

  2023中央机关遴选和选调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https://ah.huatu.com/zt/glxzkzdy/

  打印准考证

  报考者可于2023年1月3日8:00至1月7日10:00期间,登录“2023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

  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重点测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各占50%确定考试综合成绩,折合总分为100分。各职位的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与遴选或者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1。面试人员与遴选或者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为5∶1。

  (一)笔试

  1.科目与内容。笔试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副处长和一级至四级调研员公开遴选职位和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A类),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类),满分均为100分。

  2.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23年1月7日。考试地点设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考场地点详见准考证。报名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3.成绩查询。笔试阅卷完成后,由国家公务员局研究确定合格分数线。报名人员可于2023年3月上中旬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

  (二)面试

  1.面试公告。报名人员可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看笔试合格分数线和面试人员名单。笔试合格人数与计划遴选或者选调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职位,将进行调剂。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通过遴选选调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调剂结束后,报名人员可登录各部门网站和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看各部门的面试公告。

  2.资格复审。面试前,各部门将对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报名推荐表》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依次递补符合条件人员参加面试。

  3.面试形式。面试工作由各部门负责,突出职位要求和职位特点。满分为100分。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开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设置情况详见《职位表》。测试成绩占面试成绩的30%。

  面试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将在遴选选调专题网站发布面试成绩,报名人员可登录网站查询。

  学习推荐公务员遴选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面授课程

  以上是『国家遴选公务员准考证』 2023中央遴选公务员准考证已开放打印!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选调公务员准考证,中央机关遴选,遴选和选调准考证,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遴选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中央遴选公务员准考证已开放打印!相关考试试题:

  

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己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种语言以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面目出没于传统媒体,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美眉”指年轻漂亮的姑娘,“灌水”则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聊天。
?
人们天生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构成网络主体的年轻人尤其难以坚持使用传统语言固定完整的本义;汉语本身具有一字(词)多义、适用语境宽泛等特点,方便人们随意改造词语,或将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旧词表新义或新词表旧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同时,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也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如“猫”(modem)指调制解调器等,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
?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网民(也是读者们)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由于网络人际交流匿名、隐匿的独特性,又由于网民主体是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年轻人,因此网络语言会不可避免地偏离传统语言。如果网络语言仅是对规范的主流语言做适度的、局部的、非系统性的偏离,传统媒体对此会做出有选择的接受;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语言的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有些数字加符号或字母的表达方式和让大多数人群完全不知所云的“去踩一下”等,恐怕就只能限于网上而且仅限于在“小众”之间的交流,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尽管有一个渗透的过程,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吸收不会不分良莠地全盘接收,它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
?
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注重对规范语言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语言则强调对规范语言的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46 、根据本文,下列哪项不是网络语言盛行的主要原因:
A.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B.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C.网络时代迅速快捷的交际要求
D.汉语字词的多义性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分析文章,“网络语言盛行”出现在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根据第二段“人们天生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构成网络主体的年轻人尤其难以坚持使用传统语言固定完整的本义”可知,B项符合原文,排除。根据第一段“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可知,C项符合原文,排除。根据第二段“汉语本身具有一字(词)多义、适用语境宽泛等特点”可知,D项符合原文,排除。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文章中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A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