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老师为了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 )。
A.根据知识点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
B.每节课举行竞赛,公开批评成绩不好的学生
C.每月举行小组竞赛,对获胜小组进行表彰
D.将知识编入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中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迁移
2.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毕达哥拉斯
3.1862年,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洋务学堂
4.个体运用已有认知,使用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指的是( )。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管理
D.知识的新发现
5.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特点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遵守下列哪一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
A.廉洁从教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8.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9.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由( )首次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B选项教师公开批评成绩不好的学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是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的。ACD选项都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故此题选B。
2.【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是“产婆术”的提出者。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强调运用问答式的启发法引导学生寻求知识和问题的答案。故答案选A。
3.【答案】A
【解析】在中国,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故答案选A。
4.【答案】A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以已有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或者接受比以前更精炼的知识,或者接受与以前的认识相反的知识。故题目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中,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不平衡性、阶段性、顺序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
题干中青少年在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到青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表明个体在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占主导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即体现的是阶段性。AC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但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当题目表述改为“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时,则需选择顺序性。故题目选B。
6.【答案】D
【解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故答案选D。
7.【答案】D
【解析】德育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故答案选D。
8.【答案】A
【解析】感性知识:是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是关于既定事实,定义及事物间的规则和原理等,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涉及某一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步骤。故答案选A。
9.【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教师资格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道德行为是关键。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光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这种行为不单单指一个人一次行为或者活动,而是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高尚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德行优良。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