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申论辅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辅导

2022年国考行测:定义判断之巧用主客体

华图教育 | 2021-07-26 11:25

收藏

  点击查询国考历年职位/分数线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在10月发布公告,为方便考生备考,今天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22国考的备考小技巧,仅供考生参考!

一、考情概况

定义判断是判断的常规题型,题目数量每年不是很固定,5-10道不等,详见下表:

近5年四川省考判断推理考题分布

考试时间 图形推理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逻辑判断 总计
2017年上省考 5 10 10 5 30
2017年下省考 5 10 10 10 35
2018年上省考 5 7 10 8 30
2018年下省考 7 10 5 8 30
2019年上省考 5 8 10 7 30
2019年下省考 10 5 5 10 30
2020年上省考 5 8 8 9 30
2020年下省考 10 10 5 10 35
2021年上省考 8 7 5 10 30

二、考点概述

考试大纲中指出,定义判断的题目每道题先给定一个或多个概念的定义,要求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考试题型分为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

1.单定义判断:题干中只有一个定义

例:客体行政文化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2.多定义判断:题干中有多个定义

例: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是组织内员工通过人际互动构建社会资本过程的两种工具性交往风格。横向交往是指个体通过与自身周围社会地位相似的群体建立广泛联系的过程;纵向交往是指个体能动地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建立关系的过程。

三、解题方法之主客体

主体,指的是这个概念行为或动作发出的对象,如我喜欢你,其中的“我”就是主体,考题中常见的有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法人、企业、个人等。

客体,指的是这个概念行为或动作的接受者,如我喜欢你,其中的“你”。考题中客体往往由一些特征词引导,常见的有“通过对……”、“针对……”、“对……”等。在解题时,大家需要抓住题干定义中的主体和客体,然后再仔细核对选项。

【例题讲解】

【例】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贷款替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贷款替代?

A.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企业纷纷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

B.国内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从紧。某贸易公司出于财务考虑转向外资银行贷款,获得外币资金

C.王明觉得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请美元贷款,然后将外汇结汇给银行,从而获得人民币资金

D.小宇出国旅游前去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到国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

【答案】A

【解题思路】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企业;

2.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

3.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企业增加外汇负债属于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则使用人民币,符合定义;

B项,某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未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

C项,“王明”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

D项,“小宇”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四、定义判断导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