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事业单位公基备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内容上:2007 年党的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
现实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实践经验。
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阶段 | 时间 | 事件 |
初步形成 |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 |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被重新确立、党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 2.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科学命题。 |
基本形成 | 十二大—— 十三大 | 1.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2.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十三大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成熟阶段 | 十三大—— 十四大 | 1.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深入阐发。南方讲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2.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科学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
发展阶段 | 十四大—— 十五大 | 1.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
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980 年 5 月,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在 1992 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邓小平在 1992 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根本体现。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与以往一切旧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对内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①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首先,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其次,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再次,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经过了 30 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邓小平,最早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后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第一阶段: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正式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致方针。
第二阶段:1982 年 1 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2 月,“一国两制“思想列入我国宪法,标志着“一国两制”正式形成。
第三阶段:1984 年,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香港问题。1985 年 3 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重要内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一、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质: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二、五个统筹
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在社会保障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
时间 | 事件/会议 | 内容 |
1949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
1954年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是“依法治国”的1.0版。 邓小平提出。 |
1997年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 |
1999年 | 1999年宪法修改(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
2004年 | 2004年宪法修改(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等载入宪法。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的2.0版。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编纂民法典 5.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6.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 7.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实质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第五节 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定位:
是对马、毛、邓、三、科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新的阶段划分:
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1.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八个明确: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4.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习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习近 平主席对 绿色发展理念所作的论述之一,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 )的要求。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D.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习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习题】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 )。
A.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断
D.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习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三贴近”指( )。
A.贴近现代化,贴近世界、贴近未来
B.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C.贴近政治、贴近现实、贴近社会
D.贴近社会、贴近基层、贴近青年
【习题】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的两项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
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人民当家做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D.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习题】( )是指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的保障是(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发展经济
D.全面可持续发展
【习题】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当家作主
C.政治协商
D.人民民主专政
【习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A.收复失地、健全法制、经济发达
B.政治民主、社会和谐、军事过硬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战胜美国、民族团结、人民健康
【习题】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实现共同富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习题】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改革开放
B.市场经济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习题】习近 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习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同富裕
【习题】面对新的形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上。
A.虚拟经济
B.共享经济
C.实体经济
D.生态经济
【习题】贯彻落实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四化”同步发展。这里的“四化”指的是( )。 A.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B.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全球化
C.工业现代化、信息高速化、经济市场化、农业现代化
D.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
【习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国深入贯彻的发展思想是( )。
A.开放共赢
B.改革开放
C.以人为本
D.以人民为中心
》》》2021版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做题库6000题(题本+解析)点击购买《《《
》》》2021华图版—湖南省(市、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历年2本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