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时事热点

首页 > 备考 > 时事评论 > 时事热点

2020年6月8日时事热点:白宫地堡曝光

360新闻 | 2020-06-08 08:41

收藏

  据美媒报道

  白宫外,抗议活动持续

  白宫内,美国总统特朗普

  两次被带入地下掩体

  

  CNN报道截图

  特朗普去的神秘“白宫地堡”

  究竟长什么样?

  担负哪些重要作用?

  

  特朗普曾被短暂带入地下掩体

  5月29日,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引发的怒火“烧”向了白宫。陆续有上千名抗议示威者聚集在白宫围栏外,与特勤局特工对峙。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5月29日当天冲突激烈时,特朗普曾被特勤局特工短暂带到白宫地下掩体中,在那里待了不到一个小时,随后又被带回楼上。

  而CNN6月1日又报道,当地时间5月31日晚,特朗普再次被带入地下掩体内。

  

  白宫至少拥有两个大型地下掩体

  主要防“团灭”

  据英国《每日邮报》、CNN等媒体披露,白宫目前拥有至少两个大型地下掩体,此外还有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它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战时美国总统及政府要员被“团灭”、最高层指挥系统崩溃。

  早在罗斯福时期已建造

  “9·11”事件前很少使用

  《每日邮报》在报道中提及,特朗普和家人5月29日被带往的地方是“总统紧急行动中心”。

  

  它是罗斯福政府在上世纪40年代初建造的。当时,美国正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地下掩体建成后,很少被美国政府使用。

  

  2001年“9·11”事件当天,由于担心被劫持的飞机撞击白宫,小布什政府要员曾进入地下掩体避难,总统本人当时不在华盛顿特区。

  “9·11”事件暴露出该掩体的很多问题,包括设计容量有限、人一多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上升、不具备视频会议功能等。鉴于此,白宫随后着手建造另一个更大的掩体。

  英媒:

  新掩体有5层,能防核打击

  

  《每日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位于北草坪下的这个地下掩体共5层,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和食物供应。

  新掩体防护层很厚,与地面隔绝,即使遭遇核袭击,也不会受到辐射影响。

  

  这里可以作为美国总统及高级助手的指挥中心与生活区,储存的食物足够维持几个月。但这些信息都没有官方确认,建造过程也是在严格保密中进行的。

  

  有错综复杂的隧道

  可供总统紧急撤离

  除了坚固的地下掩体,白宫下面还有错综复杂的隧道。

  

  如果美国总统需要紧急撤离白宫,至少可以通过两条隧道完成。其中一条通往财政部大楼,并在H街设有一个未标记的入口。

  

  另一条隧道通向南草坪,总统可以在那里迅速登上“海军陆战队一号”专用直升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